【内容摘要】
有机肥发酵过程中,要有适宜的发酵温度范围的控制,也要适宜的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这样才能保证有机肥的腐熟程度还能保证最终有机肥成品的含量要求。
那么,有机肥发酵的适宜温度范围是多少呢?综合众多研究和实践经验,一般认为 55℃ - 65℃是最佳的发酵温度区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既能保证微生物有较高的活性,快速分解有机物,又能有效地杀灭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等有害物质,同时还能较好地保存养分,确保有机肥的质量 。例如,在一些工业化堆肥生产中,通过精准控制温度在 55 - 70℃,利用高温菌(如嗜热放线菌)的活跃性,不仅实现了有机物降解速率提升 30% 以上,还保证了堆肥产品的安全 。
那在实际操作中该如何控制发酵温度呢?首先,要注意原料组成。不同的原料具有不同的碳氮比(C/N)和含水量,这些都会影响堆体的温度。一般来说,碳氮比在 25 - 30:1 之间比较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如果碳氮比过高,微生物的生长会受到限制,堆体温度上升缓慢;如果碳氮比过低,微生物会大量消耗氮素,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堆体温度过高。此外,原料的含水量也很重要。含水量过高会导致堆体通气性变差,氧气供应不足,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堆体温度难以升高;含水量过低则会使微生物缺乏必要的生存环境,同样会影响发酵过程 。
其次,可以通过调整堆体大小和形状来控制温度。一般来说,堆体越大,保温性能越好,温度上升越快,但堆体过大也会导致通气性变差,氧气供应不足。所以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例如堆宽 1.5 - 2 米、高 1 - 1.2 米(长度不限)的 “矮宽型” 结构,既利于热量聚集又便于散热 。
再者,通风量的控制也很关键。当温度低于 55℃时,可以增加翻抛频率(从每天 1 次增至 2 次),通过供氧促进微生物产热;温度超过 65℃时,减少翻抛(延长至每 2 天 1 次),或在料堆中插入直径 10cm 的透气管道(每 3 米 1 根),加速散热。另外,季节因素也不容忽视。冬季低温时,可在料堆表面覆盖黑色地膜(吸热率提升 20%),或混入 5% 的生石.
如果您对“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还有任何疑问?
欢迎拨打人元有机肥设备厂家电话:15303928500,或点击订购文章中介绍到的设备。
电话:
15303928500
邮箱:
renyuanshengwu@163.com
地址:
鹤壁市淇滨区莲鹤大厦
Copyright © 2006-2025 鹤壁市人元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丨 备案号:豫ICP备06002949号-1 丨 豫公网安备:41060202000002 丨 360安检 丨 网站地图 丨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