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鸡粪发酵依赖微生物的活性分解,而水分是微生物生存的关键条件,但水分过高会打破发酵平衡,具体影响如下:
微生物(如好氧菌)分解有机物需充足氧气,若鸡粪水分超过 70%,会形成黏稠状物料,空隙被水分填满,氧气无法渗透,好氧菌活性骤降,甚至转为厌氧环境,产生硫化氢(臭鸡蛋味)、甲烷等有害气体,发酵过程停滞。
水分过大时,物料升温困难(发酵核心需 50-65℃高温杀菌),即使勉强升温,高温持续时间短,无法有效杀灭虫卵、病菌(如大肠杆菌、禽流感病毒),且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原本 20-30 天的发酵周期可能延长至 40 天以上,增加时间和管理成本。
高水分鸡粪易结块,内部热量无法散发,局部出现 “闷堆”,不仅会造成氮素(如氨态氮)随水蒸气挥发,降低肥料养分,还可能滋生杂菌,影响最终有机肥的质量。
发酵完成后,高水分物料呈糊状,无法正常晾晒或烘干,难以制成颗粒或粉末状有机肥,若直接施用,还会导致土壤透气性下降,引发作物烂根。
根据农业发酵技术规范,鸡粪发酵的理想水分含量为 50%-60%,判断方法简单直观:
· 手捏测试:抓一把鸡粪紧握,指缝间有水珠但不滴落,松开后物料能自然散开,不结块、不黏手,即为合格水分。
· 仪器检测:使用水分测定仪(如卤素水分仪)直接测量,数据更精准,适合规模化发酵场景。
· 秸秆类:粉碎的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含水量 10%-15%),按鸡粪:秸秆 = 3:1 的比例混合,既能降低水分,又能补充碳源(微生物需碳氮比 25:1 左右),加速发酵。
· 其他辅料:干燥的锯末、稻壳、花生壳(含水量 8%-12%),或发酵后的旧基质(如蘑菇渣),按鸡粪:辅料 = 4:1 混合,适合黏性较大的鸡粪。
将新鲜鸡粪摊开在水泥地或塑料布上,厚度控制在 10-15cm,每天翻动 2-3 次,在晴天条件下,2-3 天可将水分从 75%-85% 降至 60% 以下,注意避免雨天淋湿,防止二次受潮。
大型养鸡场可使用鸡粪脱水机(如螺旋挤压式、板框压滤式),将新鲜鸡粪直接脱水,含水量可降至 55%-60%,脱水后的干物质直接用于发酵,效率高且节省场地,脱水产生的污水需经处理后排放,避免污染环境。
发酵期间需定期检查水分,若发现物料表面出现霉斑、有酸臭味,或翻动时感觉黏手,可能是水分反弹,需及时补充干燥辅料(如每立方米物料添加 50-100kg 秸杆粉),并增加翻动频率(每 2-3 天翻堆 1 次),通过翻动促进水分蒸发,恢复好氧环境。
如果您对“鸡粪水份大到底影响不影响发酵?”还有任何疑问?
欢迎拨打人元有机肥设备厂家电话:15303928500,或点击订购文章中介绍到的设备。
电话:
15303928500
邮箱:
renyuanshengwu@163.com
地址:
鹤壁市淇滨区莲鹤大厦
Copyright © 2006-2025 鹤壁市人元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丨 备案号:豫ICP备06002949号-1 丨 豫公网安备:41060202000002 丨 360安检 丨 网站地图 丨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