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辣椒种植常用菌种及应用指南(一)

    在辣椒种植过程中,合理运用功能性菌种可显著提升土壤肥力、增强植株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发生,进而提高产量与品质。营养供给类抗病抗逆类土壤改良类三大核心需求出发,今天以抗病抗逆类,详细讲解适用菌种及其应用方式。

    抗病抗逆类菌种:主要是以增强植株免疫力


    此类菌种通过占据根系生态位、分泌抗菌物质或调节植株代谢,降低土传病害发生,提升辣椒抗寒、抗旱能力。

    1. 枯草芽孢杆菌

    ◦ 核心作用:抑制辣椒根腐病、青枯病病原菌(如茄科雷尔氏菌),同时分泌赤霉素等生长激素,促进幼苗壮苗,减少死棵。

    ◦ 适用场景:连作 3 年以上的辣椒地块、苗期病害高发区,尤其适合温室大棚种植。

    ◦ 使用方式:育苗时拌土(每立方米基质用 100g 菌剂),或发病初期灌根(稀释 400 倍,每株灌 300ml,间隔 7 天连灌 2 次)。


    1. 哈茨木霉菌

    ◦ 核心作用:寄生在辣椒疫病、炭疽病病原菌菌丝上,破坏病原菌结构,同时诱导植株产生抗病酶(如过氧化物酶),提升整体抗病性。

    ◦ 适用场景:高温高湿环境(如南方雨季)、露天种植的辣椒田,对果实病害防控效果突出。

    ◦ 使用方式:定植后喷雾(稀释 600 倍,重点喷洒叶片背面和果实),或雨季前冲施(每亩用 2kg 菌剂,增强土壤透气性)。


    1. 假单胞菌

    ◦ 核心作用:分泌嗜铁素竞争土壤中铁元素,抑制病原菌生长,同时提升辣椒抗盐碱能力,适合在 pH 值高于 8.0 的地块使用。

    ◦ 适用场景:盐碱地、干旱地区种植,可缓解辣椒因土壤渗透压过高导致的萎蔫现象。

    ◦ 使用方式:播种前浸种(稀释 500 倍,浸种 6-8 小时),或生长期叶面喷施(配合磷酸二氢钾使用,增强抗逆效果)。